发布时间::2018-12-29 18:15:57 阅读:1412
运营本地外卖平台,给用户发放福利是最简单粗暴的营销方式,但效果是不可控的,可能沦为“纯福利”,但也可能形成新的价值,如何提高转化率是永恒的难题。
对于靠补贴起家的外卖平台来说,补贴、红包现在仍是平台常用的营销手段,因为没有人会拒绝福利,只是,要思考这个福利是不是用户所想?能不能为用户所用?补贴怎么发才能价值最大化?
拉新
拉新是发福利的一大目的,以某外卖平台为例,为了补贴用户,推出一元吃大餐的福利,新客第一次在平台点外卖可以减25元,这笔费用对个人来说不足挂齿,但对平台来说,就是一笔庞大的支出。
为了提高转化率,该外卖平台会根据用户的自动转化意愿和留存率来寻找补贴对象:针对那些不给补贴自己就愿意留在平台的用户,就停止发补贴;而针对那些发了红包就留下,不发就流失的用户,也没有补贴的必要,这类用户属于“薅羊毛”型,平台若一直补贴,会一直亏下去。因此平台会去识别,那些给了红包就可以一直留在平台的用户。
因某些原因让他没能接触到该平台,或者因使用该外卖有些门槛,如需要关注公众号、建立账号等,这类用户有留存价值,只是因一些疑虑而没进平台,当平台给其适当补贴后,就可以成功转化。这类自动转化意愿低、留存率高的用户就是平台的补贴对象,这样的获客拉新方式成本低、效果佳,但需要用大数据去挖掘。
促销
促销是发福利的第二大目的,以外卖平台为例,平台把商户和用户放在一个平台上,只是连接的第一步,要想实现紧密相连,让用户最快看到自己喜爱的商户,让商户精准服务到自己的用户群,并不容易。
有的用户只喜欢在工作日点外卖;有的用户只喜欢在周末点外卖;也有用户是夜猫子类型只喜欢点夜宵……一周有7天,一天有早餐、午餐、下午茶、晚餐、夜宵这5个产生外卖订单的时段,再加上用户口味、消费能力的千差万别,平台发放补贴却没有效果是很正常的事。做精细化运营,理想状况是:平台能掌握用户画像,从而预测到每个用户何时有外卖的需求,提前精准推送一个契合度最高的红包,比如一个夜猫子,想要点餐时,刚好平台为他推送了一个宵夜店的红包,这种体验就会比较好。
拉新也好、促销也好,都需要平台掌握对用户的精准画像(可参考平台公众号后台数据),如年龄、消费习惯、偏好等等,然后针对根据得到用户的画像,做精准营销,如白领和夜猫类别的用户可能就不太喜欢甜食水果,平台就不必在这些品类上花费营销成本。
如平台用了外卖小程序,非常推荐用小程序的后台分析功能,在这一个入口中,有(用户)来源分析、访问分析和用户画像等六类数据统计,运营者可以根据这些统计数据来策划活动方案,实现外卖平台的精细化运营,确保所发出的每一张优惠券能取到预期效果。
免责声明: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,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、排版、编辑,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 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 会尽快处理。官方所有内容、图片如未经过授权,禁止任何形式的采集、镜像,否则后果自负!
标题:外卖平台这样发优惠券,稳赚不赔!
地址:https://www.lewaimai.com/news-887.html